服务热线:
400-011-9669
微信公众号
微信客服
COPYRIGHT© 成都市迈德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;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4000119669 网站备案:蜀ICP备05008667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305号
网站地图
新闻资讯
RFID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条件成熟历程
分类:
行业百科
来源:
UHF RFID标签天线设计、仿真及实践
2021/09/03 11:53
RFID技术的商业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,以“1 bit 应答器”为基础的电子商品监督系统(EAS, Electronics Article Surveilance)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商场、超市,主要用于商场防盗,至今仍在使用。20世纪70年代,随着RFID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成熟,RFID 产品也出现了,如美国RCA公司的“摩托车电子执照”与Fairchild公司的无源微波编码应答器。但是,这阶段的产品实现主要还是依靠分立元件搭建,成本及性能仍然无法满足需要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,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,RFID 标签电路可以集成在单个芯片之中,使得单芯片的无源RFID标签成为可能。这阶段,很多应用开始被尝试,其中以交通运输的应用最为成功。20世纪90年代,RFID 技术快速发展,RFID 技术在世界各国得以发展和应用。各大芯片厂商也积极开发各种无源RFID芯片,并推动其应用。RFID技术在电子收费系统、不停车收费、汽车防盗等众多领域得以应用。进入21世纪,RFID 技术逐渐发展成熟。标签芯片的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,而价格也慢慢地为用户所接受,RFID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条件基本成熟。
上一篇:
RFID有源、无源及半有源标签简介
RFID技术理论研究成熟历程
下一篇: